
大概七月初的時候,各種由申華代工廠做的手辦傳出災情後,我就開始對於我自己的收藏開始產生有點疑慮。之前我都完全沒有考慮過我的儲存環境,所以我就跟 ChatGPT 問了半天,大概理解到溫度、濕度、以及紫外線是影響手辦最重要的三點。
我比較不擔心紫外線,因為我的窗戶長期是用遮光布擋住的,而且手辦櫃也沒有直接面對窗戶。而溫度的部分,我的手辦櫃就在我的房間,而我大部分在的時候我都會開冷氣,所以這個我也比較擔心。而濕度則是我完全沒想過的情況。
我房間有一個 Aqara 的溫濕度傳感器,所以我先是查了一查過去的歷史資訊,赫然發現我的房間濕度有時候會飆超高的。所以我立刻採取行動。
我去大創買了兩種小包裝的乾燥劑,特別買了一種會變色的,想說這樣可以比較容易察覺什麼時候該換了。而另外一種是含有活性碳的,不會變色。我同時在淘寶訂了一袋 Honeywell(霍尼韋爾)的乾燥劑。



我把三種乾燥劑都在每個櫃子層左右各擺了兩個。接下來了兩個月,我時不時會檢查一下那些照理說會從橘色變成綠色的乾燥劑,但是發現一直都沒變成綠色。
前幾天,我檢查了另外兩種乾燥劑,發現都已經完全變成水水的、結塊的了。我才發現,我早該換乾燥劑了。
我在這之前早就已經有預先囤貨,所以我立刻拆封新的來換,但是換的時候,我特地比較了一下新的跟舊的的情況區別。
跟新拆封的比,這個照理說會從橘色變成綠色的乾燥劑,完全沒有綠色的跡象,而只是變成更深的橘色。我覺得這個廣告有點誤導人,他確實是會變色沒錯,是變成更深的橘色。而且如果跟新的比,肉點是看得出來的,但是他完全不是變成綠色啊。
再來是是含有活性碳的除濕劑,他這個從正面看其實看不太出來差別,因為水跟結塊都沉到下面了,一翻開下面,可以完全清楚的看出差別。
Honeywell 的除濕劑的效果是最明顯的,原本的白色小球全部變成了「啫喱」。說實話我第一次讀還真不知道這兩個字是什麼,上網查才知道這兩個字讀作「ㄓㄜˇ ㄌㄧˊ」,就是英文「jelly」的音譯,源自粵語。其實就是果凍,為什麼要叫這個奇怪名字,實在是笑死,
我另外還秤了一下新舊狀態下的各個除濕劑的重量,看看有什麼變化。但是我這個可能不是完全準確,因為我的這個秤的精度只有到 0.5g。
會變色的這個變重的一點點,感覺應該多少還是有點吸到水,但是實在不知道他有多大幫助。而且他包裝上也沒寫吸濕量,實在有點玄。


有活性碳的這個明顯變重非常多,手握起來體感都能明顯感覺到重量的差別。他的包裝上寫著吸濕量 100ml,這個真的完全沒有虛標。


這個 Honeywell 的包裝上也沒寫吸濕量,但是重量有顯著的增加,而且是高達將近兩倍了,所以他這個效果應該也是有的。


最後是重複使用性。有活性碳的那個跟 Honeywell 的那個都說不能重複使用,但是會變色的那個卻說微波三分鐘就能重複使用。雖然半信半疑,但我還是試了一下。
微波完了以後,對比全新的顏色看,結果還是有明顯的顏色差別,
秤了一下重量,好像沒有完全回到原本的狀態,實在感覺不太靠譜。



總結
我覺得我之後應該不會再買會變色的那個了,真的有被雷到。大創活性碳跟 Honeywell 啫喱這兩個好用,孩子很愛吃,已回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