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文集

June 30, 2017

該如何開始一年?在日曆上的初春與氣候上的末冬互爭的尾聲,或許能夠給一年的最好開始,就是在澄淨的湖邊,靜靜凝視著自然勾勒出的頌春圖,不管他想表達什麼意思。

1

在所有故事,為整部故事定調的都是初章。他們讓你熟悉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節奏和語調,但更重要的是,讓你好奇前方還尚未探索到情節中,迷霧之後的世界。

2

期待不只是一種心態,期待是一種過程。在場邊熱血為場上球員加油的人,可能有他踏上場的一天;羨慕在台上領獎、拍手道賀的人,不時也會期待當自己也能夠奮鬥一搏的時候。就如同小孩在壁上觀,躍躍欲試地窺望這個大觀世界,等待著。

3

如果天和地是一樣的廣袤,藝術與宗教是否對於崇尚的目標會有所不同?曾有西方詩人在搜索自身信仰時,迷惘地質疑道:如果地上的世界因為大自然,能夠跟天上一樣美,那麼這天空也就再也不是一道阻隔的藍牆,而是屬於整體神性的一部分了。

4

5

翳滅進入天際是怎樣的一個過程?當炊煙緩緩升起,縈迴繚繞著,究竟是煙者,還是觀者入天?百年前將種子沒入土壤的先人,多半都已不復在,但他們的樹卻都直貫天際,衝上雲霄。而或許,這也是遁入星辰的一種成仙秘法。

6

7 8

9

不管在一起的時間激盪出多少火花,當分手告別,人去樓空以後,又能留下什麼?空無一人的小巷內,那些曾經的動容似乎不著痕跡,過去的已經逝去,未來的也尚未抵達,獨留伊人佇立在這廣闊世界的孤寂角落。

10

11

如果以教會來比喻華爾街,其實差不遠矣。信仰的幾何是由先輩們的骨灰以及成就的樓塔所組建而成,任何在個人信念追逐路上的人,不管是在什麼樣的場所,都是在逆著水流渡舟競逐,用力伸長手臂抓向那綠光,並無止盡地被推回到過去。

12

13

伴侶的功能是否就如字面上所意,為單純的陪伴?假設如此,為何我們如此辛勤並義憤地找尋親近感?就算撞地頭破血流,人們還是為了一親芳澤勇往直前。但或許燈火柵欄處從來就沒有人,而終極的圓滿就封在了解世上唯有自己是真正能夠陪伴自己的?

14

科學與工程進展的影響從來就不只存在科技,而是漫流到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,大至造成共產主義宣言的時間軸模型,小至改變人與人之間鍵結方式的纖維。社交與組織行動容易造成團體甚至主義教會,而要是今日的寺宇不是彩繪玻璃也不是榫頭卯眼,而是玻璃落地窗與木質桌子,由如使徒般深諳教義的上級領導近乎激進狂熱的店員們,使著極簡易用的使用者經驗設計風格,和以天才地精密設計的軟硬體為贖罪券,承載著拯救世界的任務,不斷如瘟疫般地病毒式傳播,以實體旗艦店為中心,散流到各地。

15

16

如果書籍是知識的寶藏,那麼語言應該就是大門的鑰匙了。不同歷史與文化背景的人們所精釀出來的成果有所不同,但要去探索自己舒適圈以外的世界,取得這些鑰匙的門檻有時候可能很高。在巴別塔完成後,誰又能夠瀏覽自如世間一切的智慧呢?

17

沒有文化或是社會是完美的,每個地方都有它的好處,每個地方也都有他的壞處,有些事情很明顯,有些則不。坐在這山,很容易發現這山哪不舒服,而那山哪裡更好,但人們常常忘了,那山的好,伴隨而來的,也是那山不完美的地方。

18

19

邂逅有多難?我們總是抱怨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人,要嘛是個性不合,要嘛是沒有共同的興趣或嗜好。但抱怨很簡單,實行很難,唯有當我們真正踏出家門,去嘗試、去失敗,才有機會成功。或許自己完美的另一半天天都在跟我們擦身而過,等待著任何一方開口。

20

有人說,在城市裡面,我們每天都擦肩而過數百數千的人,在路上、在車上、或是在教室裡。我們鮮少想過,這些人和我們一樣,擁有著同樣豐富精彩的人生故事,充滿了各種他們的喜悅、悲傷、驚喜和痛苦。蛙以管窺天,我們以管觀社會,多少奇遇正等著被發現。

21

成長過程中,社會透過媒體和家中長輩告訴我們,成功追逐的遠方就在「國外」。到底哪裡是國外,而國外又有什麼是這麼好的?或許每個人的答案不同,但一個將夢想建構在離開的地方——當「台灣夢」就是離開台灣,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自己?

22

人的追求到底在哪裡可以結束,是在經過承襲傳統的各個階段後,抵達最後的美好。還是這段旅程本身就是目標?那會是一個愛你而美滿的家庭?一份高薪而有成就的工作?還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午後,能夠靜靜坐在海邊,望向遠方的愜意?

23

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