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:這不是一篇「如何準備多益/托福?」的文章。
這篇文章是我去年一月初在 Facebook 上發表的,最近打算開始在 Medium 上寫寫東西,就想說順便把這篇搬過來好了。這篇只是經驗分享,我不是什麼考過多少次的多益/托福大師,我的經驗也可能有點舊,如果有過時或荒謬的地方,真的抱歉啊~
進入正題
「我該不該去考多益/托福?」如果還需要問,那你大概不用去考。考多益或托福都要錢,而且是真的不少錢,除非你的錢跟時間都多到沒地方花,不然沒事真的別浪費時間準備。要是你依然遲疑,看一下多益或托福的官網上的介紹,你大概就能知道這些考試是不是為你準備的了。下面我只會列出我認為沒有在那些網站上提到的考量。
常見的一個藉口是「反正英文很重要」,但是這並不代表你需要考試;對我而言,「考試英文(qua a testing instrument)」跟「英文(qua a language)」是有顯著差別的,你可以在考試英文非常強,但是在實際情況下根本不會用英文。沒錯,練習考試英文確實會在某種程度上增進你的英文本身,但是這樣就已經偏離原本「英文很重要」的藉口了,對吧?
如果到目前為止,我都已經成功說服你了,而你依然擔心未來需要準備考試,我認為這樣的擔心是錯置的。這些美國人搞的考試,都是非常用心縝密設計過的,他的考試會符合他的目標,而受測者得到的成果,也會直接反映在其規格下的位置。但是考試依然是考試,每個人參與考試,多少都想拿高分,所以研究考試的動作依然是必要的。關於這個,如果你的英文程度足夠,不需要多作擔心。因為等到時候到了,你只需要準備「英文考試」,也就是題型、策略等。如上所述,這些考試都是設計過的,而他們也都非常開放地推出官方的攻略本,基本上那些東西就已經足夠讓你了解題型和時程安排,並且讓你有充裕的資源來獨力擬定策略了。
雖然這樣說,我覺得依然有非常多的好理由,是我覺得值得花時間,去為了準備英文考試,而去準備考試英文的。接下來提到的內容,是從我自身以及周遭朋友的經驗統整而成。
自尊
首先,這個理由是非常 OK 的。你可以因為想要某種證明,來補足自我內在的擔憂以及不確信而去考;你不需要極盡思考,去塑造出一個因為外在環境的必要性,而迫使你去準備的幻想。如果你是因為各種社會比較,不斷感受到身旁同儕的競爭壓力,而降低了個人的自尊,你也可以嘗試用這個方式,來平衡你的焦慮,但是小心,這可能會是一條無止盡的滑坡。去準備考試會佔掉你很多時間,讓你感覺你在軌道上,而且正在邁向自我確認的路上。考量到長期的結果,我會建議不要這樣;如果能夠對自己感到自在,這還是比較好的辦法,也就是明白並相信自己的程度,且不再在意他人的看法,瞭解到你不需要考試來證明你比其他人有價值。也有可能,最後你考完了,也不見得會得到你想要的自尊。
證明
在信號傳遞理論裡面,這種像是學歷的證明能夠非常有效的傳遞自己的能力水平。如果你想要發出一個類似這樣的訊號,你可以去考,但你可以考全民英檢(就我所知是比較便宜)。甚至,學測/指考的成績也很有公信力,對某些族群而言,更是具有說服力。不管你的能力好或是壞,考出來最後是幾分,這也是一個能非常快解決以下話題的方法:「你英文好嗎?」「我自認不錯啊」「是多不錯?」「我 ___ 考 ___ 分」
另外,在投履歷/申請學校等時,這也都是非常有效而且強力的證明,所以如果你有這種需求,當然很建議去考。
工作與學校
如果你的工作或學校(或你想要的工作或學校)要求你拿出某種程度的英文能力證明,你也不用問到底要不要考的問題了。但是你可以問的是,「比起其他的選項,要不要考多益/托福?」
首先討論多益:如果公司/學校同時也認可全民英檢或其他考試,關於這個選擇,首先必須檢視的自己的能力,看看你的優勢在哪種考試的格式比較能夠發揮。多益的考試(大部分人)只考聽和讀,而且情境都非常現實,在他的聽力測驗,說話速度跟正常對話是差不多的,閱讀測驗題目部分也超多,基本上你必須反應夠快,而且毫不遲疑。其他的考試的規格不一,我只舉我考過的全民英檢:考試的方式非常台式,像是聽力測驗你都有充裕的時間考慮,但是如果你要證書,就必須通過聽說讀寫四項的檢測,如果你的說/寫不 OK,那你可能就得考慮別的途徑了。
再來,托福:首先我必須再次強調的是,托福真的很貴。但如果是要出國念書,特別是美國,大部分人都還是考托福。值得注意的是,並不是美國就一定只看托福,學術機構通常還會認可一些別的考試,像是雅思或 PTE Academic(這個好像台灣沒辦)。不過,最保險的辦法依然是,先研究好你想要去的地方要求的成績,不管是托福或雅思。我對其他那幾個考試沒經驗,所以我也不能做什麼分析。但是依照我對托福的了解,我認為他是我考過最有鑑別力的考試,會完全測出你的程度,且是在他設計考試的目標以及評量方法的分級裡。如果要猜,我會認為這種為了學術而設計的考試應該都差不多,所以是否要考托福的問題,影響較大的可能是考程和學校的要求。
鞭策自己
有個目標很棒,在沒有考試壓力的環境下,我們常常怠惰,如果在報考英文考試後,你認為自己更有動力念書,那就去吧!只是必須放在心裡的問題是:當這個試考完了,接下來呢?
測試自己
我覺得這兩個考試都很棒,都是非常好的鏡子,可以拿來測試自己英文能力到底有幾兩重。我覺得這也可以像某種儀式,代表這一路走來的成果。只是小心不要自我設障;多益跟托福等的考試難易度不同,也有像是小托福這種考試的存在,挑選適合測驗自己程度的考試是關鍵。
決定
千萬不要因為「是我說的」就做決定。說真的,我說得算什麼呢?上述的都只是建議,你要為你自己的投入負責;我沒有辦法承擔這個責任,如果你後悔,我最多也只能說聲抱歉。準備英文要花時間,準備英文考試也要花時間,前者的程度會大大決定後者的長短。如果你還不確定到底要不要考,那就先別想這麼多了,扎實自己的能力比較實在!